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近年来,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现象逐渐增多,但原因却多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是因为当孩子缺乏心理承受力时,压力就成了孩子可怕的敌人,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碍。所以,父母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当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变得坚强起来。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第一,尽可能地让孩子决定和独立处理自己的事
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他们习惯了依赖父母,所以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地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是干坏事,只要孩子基本上能做到,就要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
第二,尽量不要刻意奉承孩子
很多父母喜欢过分赞扬孩子,有时候为了让孩子开心,他们还会刻意说些奉承孩子的话。即使孩子做了一件本该他做的事情,父母也会对孩子赞不绝口;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生怕孩子受到刺激,千方百计地帮孩子找借口。这会使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受不得半点委屈。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经受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第三,及时地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生活中,孩子经常会面对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如成绩差,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不幸的灾难等等。这时父母应该及时帮助孩子排解压力。常用的方法是:
(一) 跟孩子聊天、谈心,帮他们解开思想疙瘩。
(二) 对孩子做出适当的承诺,消除孩子的顾虑。
(三) 和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四) 鼓励孩子自信坚强,帮助孩子化解心理压力。
(五) 对孩子表示关心和信任,相信孩子下一次能做好。
(六)把孩子引向其他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孩子擅长乒乓球,父母可以和孩子打乒乓球,让孩子从中找到自信。
第四,有目的地锻炼孩子的毅力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通过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开展“生活自立能力比赛”等,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时,可以给孩子制造一点难题,让孩子吃点苦头;在孩子失败、失意的时候要鼓励孩子,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让孩子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经历未来的风风雨雨。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父母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坚强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具备成就大事的心理素质。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成长中的孩子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压力。比如学习成绩差,竞赛未入围,升不了重点中学,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单亲家庭的孩子,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失足有过错的孩子,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压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至关重要。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从挫折中恢复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有的人能勇敢、乐观地去战胜它,而有的人却显得懦弱、悲观,处处想逃避它。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就难以将压力成功地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积攒强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名女高中生,成绩向来很好,乐于帮助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但是因为在一次考试中帮助同学作弊,被老师赶出考场而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最后羞愧地跳入长江自杀身亡。
事实上,这种悲剧的产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对孩子给予面面俱到的关心和保护,就会使孩子失去经受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这对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是没有好处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也许表面上个性十足,但是其内心很可能十分脆弱,就像空心的蛋壳,稍一用力,就成了碎片。
8岁的林海上小学二年级,他原本是一班之长,但是因为不小心犯了错误,被老师撤了职。他非常难过,觉得老师对他有意见,同学们不再喜欢他了。于是同学们看他时,林海就认为那是在嘲笑自己。他觉得没脸跟爸爸妈妈说,而那段时间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管他。
后来,林海上课的时候和同学说话,老师客观地说了他几句,林海居然跟老师辩解起来。老师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这让林海感觉非常委屈。回到家他忍不住哭了,可是爸爸妈妈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骂他。他觉得坐在教室里特别难受,他不想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