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B轮最大单笔融资落地 高瓴资本寻找突破口
这一次,资本似乎嗅到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机会。
5月10日,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完成2.6亿美元(约16.5亿人民币)B轮融资。据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领域B轮最大单笔融资。
此轮融资由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云锋基金、通和毓承资本、中信产业基金、泰康保险集团、高瓴资本等参投,以及现有投资方元禾原点、博裕资本及毓承资本继续跟投。
国内医药行业管理粗放、床位费用不足的背景之下,医药行业巨大的市场缺口会否又是一场资本投资盛宴还有待证实。但是上千家VC/PE挤进医疗健康赛道寻找机会的现状则足以说明,嗅觉灵敏的资本已经开始看上这一行业的机会。
千家机构扎堆医疗健康
近两年医疗健康行业展现出极强的吸金能力。清科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生物科技/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事件256起,紧随IT、互联网行业之后,融资案例数量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
融资金额方面,有数据显示,一季度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为144.08亿人民币,且资金向优质项目集中,单笔融资金额大幅上涨,前十的项目,融资金额均超3.5亿人民币。
同时,越来越多VC、PE机构关注医疗健康领域。2007年做医疗投资的机构只有12家左右,其中还包括不完全专注于医疗领域的。但10年后专注于医疗健康投资的机构已经有200多家,还有很多其他投资机构也在关注医疗投资,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曾在公开场合提道:“1000家、2000家都有可能的。”
医疗健康赛道挤满了投资者。曾有投资人形容医疗健康领域是创业者的蓝海,投资人的红海。钱多政策好,但是优质创业者不够,这是业内普遍的看法。
5月13日,第四届北大校友创业家年会上,北控医疗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段铮同样提出:“我们发现好项目越来越少了,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未必是一个投资的好时机,一些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项目也融到了很多的钱,行业当中有一点浮躁。”
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会是一个高技术壁垒的行业,无论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需要花时间去耐心学习和研究。“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的创业者,不是其他的企业,而是资本。”中新融创董事总经理张长勇在“投资界年度论坛”上讲述:“基石资本投资合伙人曾讲过,之前想投资药店,用20亿用资本+团队的方式,找不到合适的创业者,就自己干了。”
华盖医疗基金董事总经理施国敏看待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机会时表现得较为乐观,目前行业出现了一些分化的状况,并不像以前那么好投资了,好的项目也没有那么多。但“即使没有那么多好项目去找的时候,这个市场也会产生很多新的结构性的机会。我们觉得互联网医疗一定要发力的,这里面肯定会存在一些机会的。”
92个基层医疗机构平均床位1.5张
资本纷纷角逐医药行业的背后是这一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的高发等,使得医疗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在行业孕生出大量的创业机会。
第四届北大校友创业家年会上,国家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介绍,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的比例会到34.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医疗保健、康复、临终关怀、护理、生活照料等等方面,会带来很大的需求。
同时,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占到总死亡的86%,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占到70%,成为最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也使受众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健康消费升级,受众有更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来说,不仅要有地方看病,还得看更好的医生,更好的医院,而且还要看得舒适,对就医体验感有更高的要求。
携程网数据显示,2016年境外健康旅游的人数大概是50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了5倍,主要需求体现在早期的健康体检、医学美容,到防癌检查、肿瘤转诊治疗等。
从数字看,床位数的增加、执业医师数的增加还是远远赶不上诊疗人数和入院人数的增加。同时基层的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力还很薄弱,傅卫提出,我们现在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万所,但是平均每所床位只有1.5张,万元以上的设备只有0.63台,执业医师平均只有1.2人。
从人均的卫生总费用来看,2017年我国总费用不足600美元,但美国人均费用则达到9800美元,北欧的福利国家人均费用则是过万美元,从这个意义说,医药产业无疑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高瓴资本从社会办医寻找突破口
面对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巨大的市场缺口,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把目标投向了社会办医。
2015年,高瓴资本与美国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梅奥医疗集团联合注册成立了惠每医疗集团。惠每极致医疗科技CEO屈伟表示,社会办医可以解决受众多样化及对更好医疗的需求。他把社会办医类比成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商品房。“国家的住房是保基本,如果想住更大的房子、想住别墅,那就需要自己花钱来解决问题。”
政府在医疗领域的投入面临一定压力,同时又希望能解决大家更高的需求,所以屈伟认为社会办医方面一定是个突破点。
同时,政府在社会办医方面给了很多政策空间,2016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医生“自由执业”被正式提上了国家日程。随后多地出台注册细则。2017年4月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政策逐步给予医生更宽松的多点执业环境。
作为健康产业核心的医疗服务业——社会办医现在也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社会办医整体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技术、品牌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扶持政策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策实施落地还有一定的差距,傅卫表示,与公立医院相比,多元办医整体服务能力仍然较弱,2016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分别只占到医院总数的12.8%、15.8%。当然我们现在确实有很多很好的民营医院。
对于社会办医,屈伟认为,国内目前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公立医院的“经验式的粗放式的管理”在社会办医中依旧存在。管理方式像处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国企的阶段”。因此屈伟认为,这个领域会出现很多机会。
在傅卫看来,社会力量办医跟政府的公立医疗体系应该是互为补充、相互协作,以此形成一个中国整体的卫生体系。从国际上来说,在卫生领域现在很多强调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互相竞争。
“医疗健康领域的很多需求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这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健康医疗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傅卫表示。
从未来发展来说,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在政策面上有很好的机遇。去年国办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政府保障最核心最基础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更加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全社会资源,增加多种层次和样式的医疗服务供给,对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也有更多政策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