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医院+医疗”双轨上打造“绿色精神”

ytkang8年前 (2016-12-08)医疗526

刚刚过去的2016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又称为世界心理健康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达1亿人以上,重症者超1600万人。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510万人。面对庞大的患者人群,中国目前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且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城市。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指出,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精神、心理疾病逐年增多,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导致的自杀问题时有发生。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工作迫在眉睫。王国强进一步强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到2030年健康中国的规划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正在会同多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另一方面要完善整合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康复服务。

基于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的现状,除了依靠政策建立合理协调机制这一外部主导因素之外,医院该如何从内部引发“质变”,通过自主变革促进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中国数字医疗网的记者走访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信息科副科长陈大联共同探索如何依靠IT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IT促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新院区规划面积67000平方米,设住院病床800张,是一家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同时也是目前西部地区最大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在医院院区焕然一新的同时,医院加强了信息化的建设,建设了HIS、LIS和电子病历,并在今年年底验收了机房的建设。借助IT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不断完善信息化覆盖,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不仅如此,医院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开设了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方便患者提前预约挂号,节省排队时间,并在网站上注明科室简介,便于患者“对症”挂号。陈大联表示,由于医院的专科属性,每个病人的诊治和治疗过程都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医院非诊疗流程的时间,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应用

针对目前医院发展现状,陈大联介绍称,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患者角度而言,是更快速更便捷的实现“看好病”这一最终目的;从医护角度而言,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行为。基于这两方面,陈大联表示,医院将上线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以“需求导向”为主的临床应用系统。

不仅如此,陈大联表示,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一新业态,打造一家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互联网医院。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线上问诊,进一步节省患者到医院来的成本和时间,能够实现实时就诊这一目标。

在“绿色精神”下打造“医院+医疗”快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在全国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时,陈大联就来到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从检验科医师到信息化管理者和实践者,见证了医院的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别人眼中,精神卫生中心只是一家“精神病院”,但是在陈大联的心里,它是一个“绿化”人心的地方,抚平他人心理创伤的“伊甸园”。在15年的工作中,这种“绿化”精神无处不在。

从医院的选址和病房设计中,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了让患者有更多呼吸新鲜空气的几率,以及让患者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医院在病房和检验科室的距离上“下了很多心思”。

从医疗管理和成本把控上,医院选择了智能化、环保型的爱普生打印机。与传统激光打印机相比,爱普生新一代喷墨打印机使用大容量墨盒后,彩色单张打印成本仅约为激光打印机的50%,耗能减少约90%,在工作温度、信息安全性,以及PM2.5、臭氧等污染物的指标远优于激光机,采用爱普生超级微压电打印头,使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最高可优化至4800dpi。同时,通过爱普生智慧打印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非核心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非核心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在随时掌握每台打印机的使用状态同时,从被动维护转变为主动管理,实现医院管理效率提升。可见,“绿化”精神也体现在了选型打印机这样的细节之中。

从医疗服务中,陈大联表示,虽然目前还未上线互联网医院系统,但是医护人员每天也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对患者进行复诊和随诊的医疗服务,而这更多的是医护人员的自主行为。谈及此,记者可以看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们不仅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同时也是一颗茂密的绿树,不断通过“光合作用”安抚病患的心理。在面对这一群特殊病种患者时,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需要拥有这一股“绿色精神”去照护每一个患者。

随着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压力不断增加,精神卫生问题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陈大联表示,希望借助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加强对精神卫生保健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心理应急能力和调节能力,让人们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动力,使身心同时拥有“绿色”健康。

相关文章

医改2016:深化医改攻坚年 加速医疗行业优胜劣汰

医改2016:深化医改攻坚年 加速医疗行业优胜劣汰

医改2016:深化改革攻坚年 中国网财经12月30日讯(记者 杜丁)2016年,国务院、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相继颁布多条医改政策、法规。尤其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宁夏基层医疗人员评高级职称取消外语等要求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宁夏出台基层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新政,取消了对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的要求,以科学评价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据...

郭广昌委员: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共享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委员建议,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有条件地开放共享,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

北京实施重大医改 公立医疗机构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加成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昨天发布,北京市将于4月8日起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补医”机制挥手告别。...

卫计委:公立医院总医疗费用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卫计委:公立医院总医疗费用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对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话题,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今日表示,要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国所有公立医院总的医疗费用的平均增长幅度要控制在10%以下。...

从野蛮扩张到有序发展,民营医疗三十岁了,下一步需要解决什么?

从野蛮扩张到有序发展,民营医疗三十岁了,下一步需要解决什么?

民营医疗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时代是1993年到2003年,以老板为中心,以赚钱为目的; 2.0时代是2003年到2013年,以医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