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心理咨询工作志愿者:用热情点亮健康事业
志愿者前往赣州市第十一中学,通过和学生一起做沙盘进行心理评估。
志愿者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八病区为病人做团体辅导。
客家新闻网□记者喻晓佩 文/图
在赣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医生、护士、老师、律师、记者,还有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然而,他们却共同拥有另一个身份——心理咨询师。他们自费参加各类心理培训课程,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学以致用,到社区和学校开展免费讲座,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的公益活动,义务开展心理咨询,乐此不疲地为提高市民心理健康水平而努力。是什么令他们充满热情地投身到心理健康事业中去?日前,记者走近我市的心理咨询师团体,通过他们个人的成长故事去感受赣州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化解矛盾提升自我
“我活了快50年,直到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才开始真正地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王清华,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投诉接待处接访员,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婚姻家庭咨询师,说起自己的经历,她满怀感慨。
和许多同龄的中国人一样,生长于特殊年代的王清华也曾不幸地遭受过生活的沉重打击,一度意志消沉、彷徨。长期从事医疗工作,又使她更觉人生无常。“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心理咨询,听了其中一些理论和观念后,认识到外在的因素难以避免,关键是我们自身如何去看待、去面对,让自己活得更勇敢更自信。”为此,她先后考取了心理咨询相关门类的资格证书,并通过参加曾奇峰、岳晓东、雷正则等众多业内大师的线上培训活动,逐步掌握了精神分析、绘画、舞动、沙盘等各种心理咨询治疗方法。工作时间,她利用心理学知识接待患者来访,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探讨护患关系,并帮助提升同事的协调能力,使一些医患纠纷由大化小、由小化无;空余时间,她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到居委会开讲座、去妇联接待来访、和学校联合搞团体辅导……每天晚上,不管有多忙,都要坚持参加网络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如今,王清华已是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赣州乐心心理咨询工作室的签约心理咨询师和学员考证辅导老师,并长期担任赣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外聘咨询师、章贡区校外心理辅导站的咨询师、赣州市妇联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525心理网及咨询中国的签约咨询师。去年,她还被医疗系统推选进入赣州市心防工程专家组,固定下到基层去给部分特殊人群做心理咨询,为我市维稳工作贡献力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7年来,她已帮助不计其数的人解开了心结。每天,王清华都忙碌并快乐着:“这份工作虽是业余的,却令我充实,让我获得了不断成长的动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自学心理咨询的人群中医护人员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职业较为特殊,医患双方大多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排解。”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王国蓉也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告诉记者,接诊时经常会遇到因存在严重抑郁或焦虑情绪的病患,在学心理咨询之前,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她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帮到他们,自己还经常被卷入这些负面情绪中受到影响。自从学了心理咨询,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她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王国蓉的专业心理疏导之下,有的病患得以在术前平复情绪,不再冲动地做出或许会令自己悔恨终生的决定,有的病患则是在术后因获得了关怀与支持,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每次我尽力帮助他们之后,哪怕起到的作用只有一点点,我也感到欣慰。”王国蓉如是说。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业心理医生,我市的医疗卫生系统中获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护人员有数十名,且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分属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立医院的王清华、丁艳、黄月红,在医院的支持下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别在其所在的科室开展了“巴林特小组”“癌症病人团体”“糖尿病人团体”等公益心理辅导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学习心理学,一方面有利于舒缓自身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当中,在帮助增强病患及家属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医疗满意度。
热心公益造福社会
每个星期,闫巧红都要抽时间去章贡区南外街道办事处滨江社区居委会坐一坐,作为该社区特聘的心理咨询调解员,几年来,她已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在进入现在的单位担任行政工作之前,闫巧红曾在中学任教多年,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并一直对心理学有兴趣。工作之余,她开始自学心理学,在先后取得了国家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后,她积极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从五年前开始,她自告奋勇到滨江社区做了一名志愿者,经常放弃自己宝贵的休闲时间,为社区做心理辅导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针对一个热点心理问题举行专题讲座,对于那些向她寻求帮助的居民,不论是婆媳不和闹矛盾、夫妻感情出问题的,还是青春期的孩子行为异常的,她都热情接待。闫巧红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身边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长期积压的心理压力若得不到正确疏导,不但会伤害到自身健康,还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力量,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每次有居民因为我的帮助消除了心理烦恼,我都会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闫巧红说,虽然她不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医生,却因自己能为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绵薄之力而自豪。她不仅申请加入了章贡区校外心理辅导站,还在不久前成为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八病区团体辅导的一名志愿者,每周一次去为病人做心理辅导。
在近日的一次公益活动中,记者见到了与闫巧红同为市三医院团辅成员的陈葳。没想到,才30多岁的她已具备了丰富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身为国内一家大型地产公司高管的陈葳,在公司参与的众多社会公益活动中,感受到了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的重要性,对那些社会困难群体来说,资金的帮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关爱和心理建设,她由此萌生了学习心理学的想法。2013年,当正式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后,她便积极投身到相关心理志愿者团体的系列公益活动中去:儿童情商训练营活动、公益儿童沙盘游戏治疗活动、赣州市首创公益“最美赣州,一元钱城市生存挑战”活动、“律动青春——章中心理团体辅导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与市内多所学校合作开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推进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建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心理健康任重道远
据了解,我市除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科以外,已有赣南医学院一附院、市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数所综合性医院开设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接待室。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医学院等大中专院校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目前,各类社会性的心理咨询室也有遍地开花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心理专业的持证人员已有数百人,但大部分为兼职人员。
“不可否认,在我国当前心理咨询需求日渐旺盛的情况下,很多非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还是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目前的心理咨询行业都不尽如人意。”市三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钟华告诉记者,在我国,具有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每百万人口仅有4.6人,据保守估计,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人数已超过1600万,中国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从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职业资质的从业人员。但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规则还需规范,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专业人员的再培训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一些心理咨询工作志愿者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和国外咨询人员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且经过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相比,我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专业基础非常薄弱。学校部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是从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转来,这些人员虽具备心理学背景,却缺乏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和实践;医院心理门诊的医务人员多是医学出身,没有系统地接触心理学知识;社会团体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让人担忧。从专业背景看,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大多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而是其他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从接受专业培训情况来看,咨询师接受的培训时间短,专业素养与严格意义的咨询师的从业要求相差较大。
综上所述,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前景广阔,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壮大与普通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咨询的过程,是重新发现并进一步完善自我的过程、是回归本真、最终寻求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