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生理科医生贾志越:条条曲线筑起患者健康防线
山西省人民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贾志越
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有多少下?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想必五花八门。其实,正常人的心跳应该是60-100次/分钟,低于60或高于100,都属于心律失常。近年来,每逢提到心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很多人知道冠心病可以诱发心脏骤停,引起猝死,孰不知,心脏跳得太快或太慢,同样有引发猝死的危险。
在医院,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从一条条曲线中寻找蛛丝马迹,为患者的健康状况把脉,甚至能够提前发现重疾。他们,就是心电生理科医生。
贾志越,山西省人民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1992年工作至今,接诊患者数以百万计。谈起本职工作,她说,心电生理科既没有急诊科的惊心动魄,也不像其他科室人潮如流,但就是这个平凡的岗位,却为患者筑起了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贾志越正在为患者做心电图
战地医生是贾志越最初的梦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年轻时的理想是做一名战地医生。”话一出口,不禁让人觉得,外表和蔼、内向的贾志越与这个理想简直大相径庭。她说,她考大学时还是80年代,那时候,老山前线依然战火连连,通过一些报道,她被战地医生拎着药箱在战场救死扶伤的场景深深感染,便一心想参军上前线。可因为母亲实在不放心,这个梦想终究没能如愿。那以后,她报考了徐州医学院,开始了临床医疗学习生涯。
贾志越正式参加工作是在1992年,当时,为了吸纳新鲜“血液”,省人民医院十分重视引入外源性医学院学生,贾志越便顺利地进入省医,成为了心电生理科的一名医生。
帮助患者分析病情
临床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25年的工作经历,让贾志越总结出一个经验,看病不能死套书本知识,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判断更加重要。
“前年,一名女患者因室性早搏频发来就诊,她的心电图显示成对成串严重。治疗中,我发现她的早搏多集中在白天,晚上没有。询问后才知道,她家里那段时间出了点事,根据这个信息,我判断她患的是‘交感风暴’,通俗来说,就是外源性导致的早搏,这种情况只需要心理调节,配合少量用药即可。”在贾志越的治疗下,不久,患者就痊愈了。事后,这位患者才告诉贾志越,其实,治疗期间,她还去过另外两家三甲医院,对方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手术。
“所以,治病不能照本宣科,有时,医生的细心观察和判断,对患者的生命和财产都是一种保护。”工作多年,贾志越发现,一些年轻医生认为心电生理科工作枯燥,技术含量低,但实际上只要沉下心来,就能发现,每张心电图都可能包含着海量信息,“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不仅能确定患者有无心肌梗死,还可以确定梗死的病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心梗与罪犯血管,不亚于一名出色的‘侦察兵’!”她说。
整理心电生理课配备的除颤仪
忙碌之余坚持触网“充电”
选择了医生这行,仿佛就此再与节假日无缘。
除了正常工作时间,业余时间的贾志越照样闲不下来。当班医生把患者的心电图用QQ、微信传给她,请她帮忙诊断,这都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心电人”还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他们组建了一个网上语音课堂,在这个平台上,医生们可以向同行“取经”,也可以“授课”,贾志越也会定期做一些讲座。心电生理科的医生们针对罕见的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大家不仅增长知识、互通有无,更可以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的临床治疗中。
贾志越说,前段时间,安徽医科大一位教授的讲座就令她受益匪浅。“针对联律间期短的室速,我用过很多药,都效果平平。这次讲座,教授提到‘异搏定’,说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不错,这让我在临床用药中又多了个选择。”贾志越笑着说。
为患者进行平板测试
有感于20年来科室的种种变化
回忆参加工作的这些年,从患者数量的骤增到年轻医生的培养,贾志越也有着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1992年,我们的患者日接诊量是50人。现在,门诊、病房、体检加起来,一天下来我们要接诊500人。”贾志越表示,患者数量翻了10倍,这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关系密切,尤其是年轻人和女性,受心理健康和失眠影响,已渐渐成为心律失常高发人群。
“过去,心电生理科的医生都是本科学历,如今一半以上都是硕士研究生,这是一种进步。”贾志越说,为了培养年轻医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省人民医院都会定期安排年轻医生参加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的学习班,不仅如此,医院还鼓励年轻医生申报科研项目。“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行业,一个科室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贾志越深知,培养年轻人,就是要将他们送上马,再扶一程。
患者在心律失常门诊就诊
对科室未来发展充满憧憬
眼下,省人民医院正在努力建设胸痛中心,而心电生理科就是胸痛中心的阵地前沿。对于科室未来的发展,贾志越有两个憧憬,一是心律失常门诊配备留观病房,二是加快远程会诊医联体建设。
贾志越说,2016年初,省人民医院开设了心律失常门诊,普通的心慌、头晕可直接挂号就诊,免去了长时间排队的繁锁,为患者创造了极大便利。然而,心电反应都是转瞬即逝的,如果能配备几间留观病房,那将大大方便患者进一步的留观诊断。
对于远程会诊,贾志越坦言,这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快、最好的办法,它可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相关心电医生诊断资质的难题,但目前,这项惠民工作刚刚起步。
“2014年,省人民医院就启动了远程会诊工作,可截止现在,病源量还是很少。”对此,贾志越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基层医院对远程会诊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较低。据了解,早在前几年,省人民医院就向临县、房山等地赠送过多台远程多参数监护仪,仪器最大的优点就是,患者在基层医院做的心电图,可直接发送至省人民医院,再由专科医生诊断回传,这样既避免了患者的路途奔波,也确保了诊断结果的及时有效,“远程会诊切实实施起来,那才是真正惠及了老百姓。”贾志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