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媒体人有心脏疾病风险 生活不规律、熬夜是健康大杀手
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李盈盈)今天是第18个中国记者节,央视微信公众号的一篇“记者,记着心疼自己”刷爆网络。圈子外的朋友纷纷提醒记者注意身体,健康第一。然而,近年来,媒体人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媒体圈内外,他们虽不是新闻人物,去世的消息也没有新闻报道,却在朋友圈广泛传播。
2016年6月29日19时30分许,年仅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金波的同事表示,近几年金波长期加班熬夜,工作非常拼。
2016年10月5日,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死于心肌梗塞。他的妻子王小宝在张锐头七的祭文里写道:“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要一个孩子。”
2016年,美通社发布《2016中国记者职业生存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共有1477名中国记者参与的在线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记者处于加班过度、应酬过多、三餐不定和作息不规律的生活状态,近80%的被访者表示加班是工作常态。
图片来源网络
媒体人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居于高位。日前,又一份报告向媒体记者敲响了健康的警钟。中国行业报协会、中国保健协会品牌战略分会、瑞华心康(北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媒体人“双心”健康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70.3%的媒体人患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为潜在增加、高和极高,同时,中年媒体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据了解,该报告以269例媒体人心脏检查报告、心理量表测评结果以及138份通过网站及客户端收集的媒体双心调查问卷结果为数据依据。《报告》显示,在接受体检的296位媒体人中,76%的男性有饮酒的经历和习惯,49.5%的女性缺乏运动,28%的女性和26%的男性存在生活不规律的问题。肥胖比例占20.8%,超重占49.8%(134例),女性媒体人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久坐不动、喝酒应酬、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媒体人患心血管相关疾病风险高的主要原因。平衡性、柔韧性不足,发生意外跌倒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在心理健康方面,《报告》显示, 269名媒体人填写的807份心理量表(含抑郁量表、广泛焦虑量表、躯体化症状量表)中,有255份显示异常,占比超过30%。且41到50岁之间的媒体人发生焦虑、抑郁的比例最高,共53例,多伴有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障碍。
《报告》分析认为,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与作息不规律是导致媒体人焦虑和抑郁状的三大主要原因。
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说:“如果只吃药,却不注重健康素养,就好比臭水沟里放金鱼,毫无用途。”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抑郁心外九科主任张海波教授表示介绍,“临床显示,心脏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我们医院以前做支架和心脏搭桥的患者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现在好多是三四十岁的患者,最年轻的心脏搭桥患者才16岁。年轻人喜欢熬夜、抽烟、喝浓咖啡的习惯对血管的损伤非常大。”
张海波认为,心脏病要早发现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问题容易被忽视。“心血管病如果拖得久了会拖成大病,一些严重的冠心病到后期已经无法搭桥,只能做心脏移植。虽然大部分媒体人很年轻,但是生活不规律,他们觉得自己年轻,熬夜后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就好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心脏血管斑块一旦形成,很难消失。”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专家程姝娟建议,媒体从业者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以及加强睡眠管理,注重预防,将疾病的发展停滞在早期。
“媒体人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在健康中国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肩负起健康传播的重要责任,助力健康中国发展。”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