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海淀区大健康产业破而后立谋发展

ytkang4年前 (2021-07-14)产业707

文/余小华 张琳

大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海淀区明确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基础良好,但目前产业规模还不大,还未见明显增长态势。海淀区发展大健康产业,需要以存量产业为依托,以优势领域为引领,以基础领域为示范,以生产领域为落点,瞄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量和质两方面提升能级,努力发展成为重要增长极和支柱产业。

健康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的朝阳产业,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被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明确要求,要突出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持续做优做强大健康产业"。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对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分析和评估海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和把握新发展形势下海淀大健康产业的优势、特色和挑战,恰逢其时。

一、多元视角分析产业发展现状

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健康产业分类(2019)》,利用大数据信息抓取手段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经济普查和日常统计监测数据,识别出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并测算了海淀区大健康产业13个领域的规模。数据显示,海淀区大健康产业的规模虽不大,但基础良好,形成了3个优势领域、6个基础领域和3个生产领域的"363"格局。

(一)基础扎实,产业规模尚未构成支柱产业

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临床研究与应用资源丰富、行业组织较完善、科技服务优势明显。集中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含药学院)等众多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有11个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301等16家三甲医院,各类卫生机构达1257家;中国科学院生命健康科技产业联盟等近30家。近年来,海淀重点打造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东升科技园和四季青前孵化中心-巨山产业园周边区域三大医药健康产业特色聚集区。

从经济量来看,大健康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法人单位约9000家,占全区单位数量6%左右;2019年实现年收入12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单位1100余家;拥有资产1158.1亿元,实现收入1108.9亿元、利润44亿元,分别占全区的2.7%、0.5%和0.6%。

(二)发展平稳,面对冲击展现较强韧性

近年来,伴随"两票制"和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海淀区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收入出现较大波动,受此影响大健康产业的收入也略有下降。但医疗卫生服务等3个领域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从发展质量看,三年来企业的资产平均增长2.9%,利润平均增长9.1%;资产利润率较2017年提高0.7个百分点。收入减少了1/3的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业,利润也较2017年提高了49.7%。

2020年,在疫情初期,海淀大健康产业的创收能力受影响明显,前3个月收入同比下降20.9%。之后降幅逐步收窄,到6月降幅为13.2%,至9月收窄至4.9%。而跟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医药制造、医疗器械、智慧健康技术服务等疫情防控物资和线上业务,则有两位数的大幅增长。从长期来看,疫情对产业发展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更大,体现在民众健康意识提高进而刺激消费市场。

(三)特色突出,形成"3+6+3"的产业格局

3个领域优势显著,侧重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现了海淀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截止2019年,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智慧健康技术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三个领域企业数量众多,占总数量约40%,2019年规模以上单位收入29.6亿元,占产业总体的2.3%。领域规模还不大,但增长速度最快。

药品流通等6个领域侧重民生,有相对服务半径,主要服务于本区,是健康消费供给的基础,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多元的应用场景。企业数占总数量约58%;2019年收入、资产、利润分别占产业的88%、72%和39%。

制造业等3个领域是产业的核心,企业数量174家,占总数量的2.1%;实现收入106.4亿元,拥有资产280.9亿元,实现利润25.4亿元。2019年收入、资产、利润分别占产业的10%、20%和54%。这3个领域最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也是利税贡献的主要行业。

二、海淀区发展大健康产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健康产业的产业核心逐渐从诊断治疗向提前预防的全周期方向演化;在领域上,创新药的投资进入快车道,体外诊断、人工智能、医疗服务(非公医疗)领域的投资布局加速;移动及互联网医疗进入资本"收获期"。疫情的到来并没有改变大势,并在一些方面催化并加快了演变速度。从需求侧看,健康观念、线上问诊、线上购药、健康产品消费等越来越成为习惯。从供给侧看,疫情和国际关系叠加倒逼"卡脖子"领域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全球新"药物开发能力。

发展模式仍需规划清晰。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很多领域还涉及到法律法规、道德伦理问题,如辅助生殖、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发展大健康产业,既遵循通常的产业发展规律、逻辑与发展模式,又有其特殊性,需要系统谋划,积极探索。

要素资源有待向产业价值转化。海淀区拥有丰富的与医疗健康有关的科教资源、医疗资源、人才资源,拥有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大量的医疗健康数据,还没有转化为应有的产业价值。如海淀驻区16家三甲医院,基本定位是临床服务,拥有丰富的疑难杂症案例,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起来,将产生很大的价值。

关键节点还需大力突破。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在基础研究、中试、高端制造、工程中心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还有很多关键节点可以突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禁限的大背景下,高端医疗和生物医药企业难以通过场地测评,不能合法取得中试生产空间,高附加值生物医药新品种的中试生产线空间明显不足,导致新药厂难以落户海淀。

产业融合仍需加快推进。信息产业作为海淀区支柱产业,正在与科研、金融、制造等行业不断融合。问卷调查显示,有82.2%的企业与信息产业尚未融合,其中30%的企业为健康制造业和智慧健康技术服务业,这两个领域专业度都很高,均需要团队、技术、数据、业务、市场等多方面融合。若加强、深化融合进程,将创造极大价值。

三、瞄准国际国内市场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一)统筹谋划,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积极谋划,系统分析研究,做好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结合海淀区产业特点,将"大健康+大信息"紧密结合的产业发展潜力作为研究规划重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环境,规划出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发展路径、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指引未来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精准发力,多措并举,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以疫情为契机,落实《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调动企业新药研发和高值耗材的力度,鼓励创新药在注册国内商标的同时申请国际注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三)加强合作,促进转化,立足存量做大增量

以科学城北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设立一批生物药中试车间、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医药合同研发机构等平台性机构,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赋能。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快大健康与大信息深度融合,加快生物医药企业与驻区医疗机构交叉融合。

(四)先行先试,寻求突破,激发创新活力

以自贸区为切入口,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为落点,制定自贸区内无国界的人才政策,聚集全球创新药研发精英;制定自贸区无国界研发物料采购特许政策,突破研发物料障碍。这将节约企业创新药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

(数据杂志)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新三板分羹8万亿大健康产业市场

新三板分羹8万亿大健康产业市场

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大健康产业成为各方资本追逐的热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21日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时强调,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在近...

广西河池:依托山水资源发力大健康产业

广西河池市,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在资源逐渐枯竭、安全生产和环保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亟待转型的河池将目光投向了大健康产业。连绵的青山,不仅孕育了河池市丰富的矿藏,...

打造中国酵素之都 推进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中国酵素之都 推进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医生张仲景、科圣张衡的故里,是中原人类发祥地--“南召猿人”遗...

“全国杜仲产业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汇源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全国杜仲产业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汇源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6月28日,由汇源集团、灵宝市政府主办的“全国杜仲产业专家研讨会”在河南省灵宝市顺利召开。研讨会以“杜仲产业与健康中国”为主题,旨在通过成果交流推...

大健康产业前景可期 商业健康险存四大挑战

当前,我国已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每一个经济体在高收入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的一个必然选择。 中国人保...

大健康产业热势当头,新辰之光的美好人居远见

疫情发生后,互联网诊疗爆红,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迎来大涨,阿里健康甚至一天涨了200亿市值,大健康产业,一下子站在了新风口之上。 近几年,不仅仅是互联网等行业涉足健康,更多的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