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显示医疗器械行业稳定增长 风险投资稳定下注

ytkang8年前 (2017-09-01)医疗632

陆续披露的医药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医疗器械类企业几乎实现全线正增长。稳定的业绩表现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一些初创类的医疗器械企业更是得到风险资本的大手笔投资。

整个上半年,医疗器械是医药行业表现最好的子领域之一。财报显示,在A股上市的乐普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31%;鱼跃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20%;在港股上市的微创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2060万美元,同比增长272%。

除了专业医疗器械公司,综合类医药集团中的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也非常耀眼。复星医药中报显示,公司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手术量超过12800台,同比增长约60%。目前,复星医药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技术和品牌拥有者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已完成工商登记,将加快高端医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

“上半年新医改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持续细化并扎实推进,推动国产医疗器械产业稳步发展。国际市场上,欧盟发布新的医疗器械法令,为创新能力强、产品品质优秀的国际化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表示。

上市医疗器械企业的良好表现,吸引了风险资本对初创类企业接连下注。8月下旬,微创医疗旗下专注于心脏瓣膜业务的子公司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1亿元的估值签署了4.3亿元的融资协议,投资方包括华兴资本旗下的华杰天津,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浦成,以及华泰证券旗下的华泰瑞合。

在此之前的8月中旬,拥有自主研发磁控胃镜胶囊机器人的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也宣布获得来自大中投资、软银中国资本等6家投资机构合计1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市场版图开拓及新产品的研发。

风险资本看好医疗器械,不仅表现在动辄数亿的投资金额上,更表现在投资标的所处的发展阶段上。以微创心通为例子,其主要从事高端心脏瓣膜介入器械的研发和制造,可用于治疗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瓣膜病之一,2016年全球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植入量达到83000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10年内全球此类手术量预计将增长4倍。

值得注意的是,微创心通研发的治疗产品VitaFlow目前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还没有正式上市。“这是微创的子公司首次凭借处于临床阶段的产品线就成功对外融资,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其介入瓣膜产品及其所处市场的信心,”微创首席技术官罗七一博士表示。根据研发进度,VitaFlow有望在2018年获CFDA批准上市。

大手笔的投资,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力。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表示,安翰医疗现有在研胶囊机器人产品数十种,未来将借助互联网打造消化道医疗的大数据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使全国各地的胶囊胃镜受检者能够享受远程服务。

相关文章

美医疗器械巨头在华涉垄断被罚

国家发改委7日公布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第一张反垄断罚单,国际巨头美敦力因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被罚款1.185亿元。 据了解,至少自2014年起,美敦力通过经销协议、邮件通知、口头协商等方...

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莆田秀屿投运

日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复准许落户莆田市秀屿健康产业园的福建栢合冷链仓储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医疗器械代贮代送经营业务。据悉,这是我省首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从事医疗器...

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喜忧参半

近日,《2016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中医疗器械部分总结概述了2016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状况。专家表示,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

医疗器械审批迟缓遭批评 医药界委员问诊开出十张药方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增加,广大民众对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工作提出了要求,发现了审评过程当中很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问题。这是发展当中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机制改革的问题。&rdq...

新华赵毅新:医疗器械招标国产被逼降价30%!

2017年3月4日,由医药行业25家协会主办的医药界两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除了企业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外,还有来自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卫计委、药监局等的部委人员,及医改专家、医院院长等参加会议...

来看世界各国是如何监管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我国法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公共用品均规定不得复用。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ingleUseDevice以下简称SUD)复用的问题做为热点,不时地刺激着感控人的神经。其中一次性高值耗材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