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把“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帮助中小学班主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构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积极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小学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在2000正式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从个体自身的实践、个体认知的改变以及个体对自身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使个体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把“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不仅仅达到较低层面的目标——帮助中小学班主任预防和解决他们的消极心理问题。因为拥有幸福感是中小学班主任成功地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中小学班主任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的源泉。一个经常体验到职业幸福的中小学班主任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乐业”精神,会很主动地去管理班级,并乐观地看待和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工作困难。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使中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2.帮助中小学班主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瑞德克森提出的积极情绪“拓展一构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并构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的作用,也就是为即时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资源,如使个体在当时的情景条件下反应更准确、认知更全面、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等。根据这些理论创造机会帮助中小学班主任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来体验积极情绪。例如,引导中小学班主任改变归因风格,从积极的方面来解释事件,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因为影响个体情绪的决定因素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这件事的解释和理解。又如,开展问题研讨活动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发泄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可以帮助其更多体验积极的情绪。
3.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一是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一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带领下,若干名想发展和培养同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中小学班主任组成一个团体,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每个成员敞开心扉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的做法与途径,从而达到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二是观察学习法。主要是为中小学班主任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观察榜样的行为举止,从而培养出榜样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三是强化训练法。创设情境让中小学班主任表现出某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然后引导他自己或他人对这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加其出现的频率。
4.构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积极环境
首先,要为中小学班主任构建积极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领导在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关注并尽可能满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合理需要。其次,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构建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小学班主任扮演着多个角色,例如在家庭中承担着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等角色。这些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有时候与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产生冲突。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导致中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出现问题。所以学校领导要注意了解中小学班主任的情况,在他们出现一些角色冲突的时候,引导他们构建积极的家庭环境来解决冲突。例如家人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和班主任一起分享工作上的成功和喜悦,一起承担和应对面临的压力,将有利于班主任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D].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8.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1.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
[3]陈硗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fD】. 苏州大学高等学校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周宗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论新民警的心理素质强化训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5):50.
[5]代俭英.积扳心理学的积极色彩及其应用[J].科技通讯,2008,(8):243.
山西省阳城县蟒河镇玉琳初级中学校 王庆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