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查医疗器械代理商 这些问题再不改就完了

ytkang8年前 (2017-10-13)器械481

近期多种信号显示,医械流通正在成为新的监管重点,医械经营企业对一直存在的一些常见违法违规问题,再不予以重视就要惨了。

9月初,北京市药监局下发通知,在全市启动了进口医疗器械代理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9月底,药监总局培训第一批国家级医械GSP飞行检查员,全国性医械GSP飞检工作将展开;

最新消息,上海市药监局也下发了通知,要在全市进一步加强对医械经营环节的监管。

上海市药监局通知称,该局在日常督查、举报投诉、案件查办以及相关工作调研中发现,部分医械经营企业仍存在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个别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

该局要求,下属各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强对械商的四项监管工作:经营场所和库房设置、医疗器械可追溯、问题产品召回、进口产品的中文标识管理。

上述4项,加上北京市药监局要求重点检查的械商合法资质问题(无证经营、经营无证产品、销售进口翻新医疗设备),差不多构成了械商的常见“老大难”问题。

上海市药监局通知,不仅要求加强对“老大难”的监管,还强化了对企业的处罚力度。

通知要求:

1、对经营场地和库房分设两个辖区的械商要加强日常监管,认真核查企业实际经营和储存配送情况。

对申请主动注销经营资质的企业,应核实是否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及产品处置情况。

对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和库房,以及未按照医械GSP开展经营的行为,应严厉查处。

2、对未上报或漏报产品追溯信息的企业,加强现场核查,督促企业上报,必要时可采取行政约谈、公示催告等相关措施。

3、对进口缺陷产品的主动召回,要进行跟踪检查,监督进口代理商的召回执行情况。

对未依法依规履行召回义务的,应依照《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严格追究相关企业的法律责任。

4、在中国境内经营、使用的进口医疗器械应当附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境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从事贴签等生产加工活动。

对未按规定附有中文说明书和标签的进口医疗器械,应责令停止销售和使用。

同时,要高度关注进口医疗器械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文说明书和标签异常的或在境内擅自加贴中文标签的,要深入调查,追根溯源;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从严查处。

相关文章

眼科生物医用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等是常见眼科疾病。其中近视疾病最常见,全球患者超过10亿。白内障疾病危险性最高,是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全球有17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眼科疾病治疗用生物医用材料包括角膜接触镜...

天津市将取消耗材加成 医院亏损或转嫁械企

据天津《今晚报》消息,天津市将在2016年取消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基础上,于2017年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由此,继安徽省之后,天津市成为第二个在今年取消耗材加成的...

陕西食药监医疗器械抽检:广济大药房等11家企业登黑榜

陕西食药监医疗器械抽检:广济大药房等11家企业登黑榜

记者从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了解到,陕西食药监公布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公告显示,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全省医疗器械质量进行抽验,共抽验医疗器械产品500批次,检测项目符合标准规定产品...

新华赵毅新:医疗器械招标国产被逼降价30%!

2017年3月4日,由医药行业25家协会主办的医药界两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除了企业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外,还有来自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卫计委、药监局等的部委人员,及医改专家、医院院长等参加会议...

来看世界各国是如何监管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我国法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公共用品均规定不得复用。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ingleUseDevice以下简称SUD)复用的问题做为热点,不时地刺激着感控人的神经。其中一次性高值耗材的重复...

医疗器械产业前景广阔

“医疗器械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十二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启动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其中确定了当时规模较小的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和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