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查医疗器械代理商 这些问题再不改就完了

ytkang8年前 (2017-10-13)器械443

近期多种信号显示,医械流通正在成为新的监管重点,医械经营企业对一直存在的一些常见违法违规问题,再不予以重视就要惨了。

9月初,北京市药监局下发通知,在全市启动了进口医疗器械代理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9月底,药监总局培训第一批国家级医械GSP飞行检查员,全国性医械GSP飞检工作将展开;

最新消息,上海市药监局也下发了通知,要在全市进一步加强对医械经营环节的监管。

上海市药监局通知称,该局在日常督查、举报投诉、案件查办以及相关工作调研中发现,部分医械经营企业仍存在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个别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

该局要求,下属各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强对械商的四项监管工作:经营场所和库房设置、医疗器械可追溯、问题产品召回、进口产品的中文标识管理。

上述4项,加上北京市药监局要求重点检查的械商合法资质问题(无证经营、经营无证产品、销售进口翻新医疗设备),差不多构成了械商的常见“老大难”问题。

上海市药监局通知,不仅要求加强对“老大难”的监管,还强化了对企业的处罚力度。

通知要求:

1、对经营场地和库房分设两个辖区的械商要加强日常监管,认真核查企业实际经营和储存配送情况。

对申请主动注销经营资质的企业,应核实是否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及产品处置情况。

对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和库房,以及未按照医械GSP开展经营的行为,应严厉查处。

2、对未上报或漏报产品追溯信息的企业,加强现场核查,督促企业上报,必要时可采取行政约谈、公示催告等相关措施。

3、对进口缺陷产品的主动召回,要进行跟踪检查,监督进口代理商的召回执行情况。

对未依法依规履行召回义务的,应依照《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严格追究相关企业的法律责任。

4、在中国境内经营、使用的进口医疗器械应当附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境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从事贴签等生产加工活动。

对未按规定附有中文说明书和标签的进口医疗器械,应责令停止销售和使用。

同时,要高度关注进口医疗器械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文说明书和标签异常的或在境内擅自加贴中文标签的,要深入调查,追根溯源;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从严查处。

相关文章

安徽专项检查“带病”医疗器械

专项检查“带病”医疗器械 302家单位被责令整改 11月28日,省食药监局公布新一期医疗器械监督检查信息。该局近期共检查1222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

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喜忧参半

近日,《2016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中医疗器械部分总结概述了2016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状况。专家表示,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

乱象分析:滥卖错买的普通拍片DR

乱象分析:滥卖错买的普通拍片DR

2017年,表面上看,是国产设备大崛起的一年,各地政府出台政策,要求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国产设备迎来政策春天,但是中国目前自产设备状况如何?是否能够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呢?在政策保护的背景下,产业能...

可穿戴医疗设备王者Jawbone就这样走了

可穿戴医疗设备王者Jawbone就这样走了

德鲁克说:“并不是因为我们把事情弄糟了,也不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是正确的,只是没有效果。原因是时代改变了,组织一直赖以为基础的假设不再符合现实了。&rdqu...

结构发泡材料能取代大型医疗器械中的金属部件

日前SABIC与中国企业上海升广合作,成功采用SABIC的NORYL和LEXAN结构发泡解决方案取代了大型医疗器械中的金属部件。 这一合作案例充分验证了结构发泡材料在金属替代中的重要优势...

医疗器械产业前景广阔

“医疗器械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十二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启动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其中确定了当时规模较小的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和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