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人远离保健品陷阱?消费时擦亮眼睛

ytkang8年前 (2017-03-13)食品597

一包葛根粉冠上“神药”名号就卖数千元,一个能加热的床垫起个“磁疗床”的名字能卖2万元……一些成本只有几十元、几百元的商品,为啥经过商家的包装和销售人员的忽悠,就能在老人面前一骗一个准?如何才能让老年人识破陷阱,避免吃亏上当?

打着亲情牌 骗你没商量

最近,家住郑州市沙口路北段的刘先生很闹心,母亲在附近的一家氧吧花了近7000元买的两盒“神药”,原来只是葛根粉。刘先生怀疑母亲被骗,要把药退了,但老人不同意,母子俩为此闹了矛盾。

此类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而在这些所谓“保健品”的营销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惯用的伎俩就是打亲情牌。

记者日前在郑州市经五路一家养生店调查发现,工作人员以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的方式吸引老人进店,还赠送小礼品,让老人觉得花高价“投资健康”物有所值。还有一些养生机构,经常给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组织他们集体洗脚、唱歌、过生日,慢慢和老人建立像家人一样的亲密关系,老人就心甘情愿掏了腰包。

作为一名专业养老服务工作者,河南省人大代表豆雨霞认为,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了事业,子女又忙于工作,因而缺少情感交流的对象。“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了老人的失落和孤独,组织他们开展集体活动,老人觉得有了归属感,‘心甘情愿’上当。”豆雨霞说。

老人擦亮眼 子女多理解

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杨鑫说,当前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有健康需求,混淆视听,将一些食品或中药材冠以“保健品”“神药”名号出售,牟取高额利润。

他提醒老人,在投资健康时要擦亮眼睛,正规的药品有“国药准字”号,标注“功能主治”,商家需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才能销售;而保健食品有“小蓝帽”标志,标注“保健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如果发现有商家将“三无”产品当药品卖,消费者可拨打食药局热线12331举报。消费者如发现上当受骗,也可以拨打12315热线维权。

豆雨霞建议,如果子女发现老人购买保健产品上当。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在聊天中给他们算算经济账。或者用陪伴的方式让老人远离商家的陷阱,让老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记者 逯彦萃)

相关文章

完美保健品分享: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小秘诀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要得到的,但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越来越不让人放心的食品,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呢?完美保健品在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大度的生活态度,...

揭露保健品“行销套路”不如好的“治理思路”

揭露保健品“行销套路”不如好的“治理思路”

“上两天课,听三句好话,老太太就买了六盒保健品,一万多块钱,还不敢让我知道。”金女士上周回娘家帮忙收拾屋子,在垃圾桶里看到吃剩下的药盒子,软语硬压之下,70多岁...

保健品备案“禁令”扬威,一堆企业被逼海外买“牌”

“国家推行‘一帽一号’的政策不到一年时间,保健食品贴牌行为也没有完全禁止,只是商家换了个玩法而已。”3月2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保健品企业副总经理向《...

快消行业夏季营销战已开打 奶粉凉茶保健品齐加码营销

竞争激烈的快消行业正不断加码营销。昨日飞鹤乳业与湖南卫视启动台网合作;王老吉凉茶则和腾讯视频达成战略合作并冠名网络综艺《明日之子》;此外,合生元旗下Swisse宣布将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从调味品“变脸”保健品 老陈醋“酿”出新花样

我国“四大名醋”中,以山西老陈醋居首。老陈醋不仅是一味简单的调味品,更是一味独特的中药材,它的保健价值为人乐道。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将老陈醋作为一味调味品,却少有...

保健品行业为何成“广告行业”?

每到高考冲刺阶段,保健食品就热销。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消费提示: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截至目前,我国现有27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中没有“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