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 科学传播健康知识 不能糊涂养生

ytkang9年前 (2016-11-22)养生537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在近日举行的“2016健康责任论坛”上,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殷大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调研结果,80%的费用都花在临终治疗上,特别是现在我们这么多慢病,为什么不能在早期引起重视。尽早科学普及健康教育。老百姓很多东西都不懂,做好健康知识普及,让他自己作出改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反科学的健康传播方式,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本次“弘扬养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健康责任论坛,由健康报主办,无极限中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指出,老百姓对健康教育需求非常旺盛,但健康传播的市场却发展缓慢,而且良莠不齐,很多讲堂,听上去很科学,但事实上可能有误区。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千万不能让老百姓稀里糊涂养生。

与会专家认为,养生这个概念深入人心,譬如在广东地区就非常重视养生,不过,新媒体出现一些鱼龙混杂养生信息,需要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提高科学领域的辩解能力,传播科学健康信息的知识。

无限极中国有公司副总裁黄健龙表示,健康理念其实就在于养生固本,饮食,运动、起居、情志四个方面。饮食我们提倡多菜少肉七分饱。每天中午休息20分钟,每晚11点钟之前上床休息,另外保持正面思维和积极心态。

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王瑞五:养生需注意时节

名老中医王瑞五:养生需注意时节

王瑞五(1886-1968),河南安阳名医。跟随名医李可辛、张思尧学习医术,尽得其传。成年后于京、沪、郑州行医,创儿科二十六剂,自成一家,名声渐噪,被誉为“豫北儿科王”。...

冬至以后,这些养生方法您不能错过

冬至以后,这些养生方法您不能错过

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因此,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也喻意新生命的开始。冬至是传统意义上养生的重...

三大养生要诀 驱走湿气 赶走春困

三大养生要诀 驱走湿气 赶走春困

木棉花有祛湿功效。    临近清明时节,近段时间降雨量大幅度增加,因此会增加湿气,容易带来各种“湿症”,潮湿的气候更是孕育各类细菌和疾病的温床...

这些不好的习惯,你以为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现代人都讲究养生,但很多时候不适合的养生反而会害了人。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有害健康。 多吃水果:伤了脾胃...

处暑时节话养生:防燥润肺、合理运动、调整起居

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炎热的气候开始接近尾声,白天的气温虽然仍较高,但早晚的温度已经变得很低,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又容易受凉...